堅持履行強軍首責 彰顯行業引領價值——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十三五”高質量發展紀實丨輝煌“十三五” 奮斗“十四五”⑩ |
||
|
||
過去的五年,是團結奮進、攻堅克難的五年;過去的五年,是改革創新、破浪前行的五年;過去的五年,是爬坡過坎、追趕超越的五年。 站在“十四五”的門檻回眸,中國兵器工業集團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統籌推進裝備發展、科技創新和深化改革,全面完成主責主業,有力推動了裝備科技的創新發展,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展現了新面貌新作為。 聚焦主責主業 堅定履行強軍首責 “十三五”期間,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堅持將履行強軍首責作為核心使命,積極應對挑戰,系統研判發展形勢,迎難而上,保持戰略定力,強化使命擔當,主動調研對接需求,堅定而有力地邁出了轉型升級發展的鏗鏘步伐,承擔了一批項目研制工作,以實際行動為我國裝備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推動行業研發體系建設 打造科技創新“國家隊” 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在行業領域先行先試,以提升行業領域創新能力為目標,聯合系統內外優質創新資源,牽頭組建行業研發體系,打造行業科技創新“國家隊”,有力推動了行業科技創新換擋提速。 研究所堅持集智謀發展、開門做規劃,邀請各方專家學者出謀劃策,系統謀劃行業長遠發展,形成行業科技發展思路,凝聚行業發展共識,指明行業發展方向。完成體系單位科研人才現狀調研,初步建立了行業研究體系人才庫。科技情報充分共享,16名科技人員跨單位交流,信息和人才交流逐步實現常態化。探索建立了聯合研發辦公條件,為多個項目集中研發提供了保障。 搭建高端創新平臺 支撐科技創新發展 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堅持頂層規劃、強化高位推動,積極搭建高端科技創新平臺,支撐行業技術創新發展,著力提升行業在國家科技層面的地位。 2019年,研究所院士專家工作站通過陜西省首批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認定授牌,2020年牽頭申報設立了吳運鐸創新中心。高端創新平臺的設立對加快技術創新發展、強化基礎研究、推動科技攻關和自主創新、聚集一流人才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十三五”期間,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獲省部級以上科技榮譽29項,共有381項專利獲得授權。 儲備人才資源 打造技術領先優勢 五年來,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以全面提升科技人才隊伍價值創造能力為目標,積極構建市場化人才引進機制,不斷創新科技人才培養機制,以滿足新時代裝備發展需求。 高層次人才培養成效顯著。新培養國務院政府特貼4人、中國兵器首席科學家3人、中國兵器科技帶頭人8人、中國兵器青年科技帶頭人6人、省市級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0人。集中優勢資源,打造兵器工業集團級技術創新團隊4支,陜西省技術團隊1支,逐步形成高層次人才戰略高地,以最強智力儲備支撐科技發展。 科技人才整體素質大幅提升。全所科技人才占比達50%以上,新增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52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157人,較“十二五”末增長55%。吸引以信息化和智能化專業為主的碩士及以上學歷高校畢業生197人,其中雙一流院校占85%以上。 苦練管理內功 營造科技創新良好生態 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堅持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強化科研人員激勵,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營造了良好的科技創新生態。 五年來,研究所先后兩次實施組織管理體系變革,實現了對接用戶需求、提高管理效能、專業技術發展、資源有效利用的“四個突出”目標,提升了管理效能。強化應用基礎研究,整合6個專業技術研究室,組成重點實驗室運行體系,集中力量加快重點實驗室申報建設。 優化整合科研制度體系,改革科技創新激勵機制。研究所持續完善科研人員激勵機制,設立項目負責人專項獎勵,優化項目貢獻獎勵分配原則,進一步突出了主要人員貢獻價值。建立重點項目多維度績效綜合算法,科研項目績效分配進一步優化,激勵導向作用進一步發揮。科研骨干人員年總收入平均增幅達15%,讓真正敢干事、干成事的科技人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也得到了實惠。 “十四五”奮斗的號角已經吹響。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握科技創新的核心地位,強化責任擔當,發揚“三牛”精神,以更高站位、更大視野和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加速推進科技創新,提升行業引領地位,乘勢而上開啟“十四五”奮斗新征程,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行業研發中心! (王鳴明、史陽東) |
||
關閉窗口 |
| ||
| ||
| ||
|